近日,我校邓小林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和唯一通信作者,梧州学院为第一单位和唯一通信作者单位,在《Composite Structures》(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6.603)在线发表了题为“In-plane energy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ovel re-entrant honeycombs”的学术成果。《Composite Structures》是Elsevier旗下著名学术期刊,是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也是谷歌学术指标(Google Scholar Metrics)“Structural engineering”和“Mechanical engineering”两大子类别领域排名第一的顶级期刊。
负泊松比结构与常规结构恰恰相反,其在单向拉伸时,垂直于拉伸方向变宽,而压缩时则垂直于压缩方向变窄,其由于负泊松比效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引人瞩目的特性,使得其在生物组织及医疗工程、纺织制品、运动保护、航空航天以及石墨烯纳米材料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目前国内外针对不对称设计的内凹蜂窝的相关研究却较少涉及,非对称设计对蜂窝结构性能和动态负泊松比效应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将子单元的支撑肋设计成非对称构形,利用支撑肋的内凹一侧来诱导并实现负泊松比效应,另一侧设计成可变结构,利用角度变化以提升结构力学性能,通过对比和参数化研究发现,比能量吸收受角度影响明显,提出的NREH-3-80比NREH-3-60的比能量吸收提高了41.46%。该文还研究了x和y方向的可变角、冲击速度、壁厚等对动态泊松比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结构在不同冲击速度和相对密度下的变形模式,开展了与几种典型蜂窝抗冲击性能对比,证明了所提出的非对称内凹蜂窝的优越性,研究成果能为非对称内凹蜂窝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上述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支持。
[文/蔡珍珍,资料提供:邓小林]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ompstruct.2023.116951